守护艺术的温度:法律如何应对演艺行业创新与市场实践
——行业代表与法律专家共话演艺市场新挑战

2025年10月18日,以“链接·共识·机遇”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正式开幕。在开幕前夕,10月17日下午,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华诚律师事务所与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文化演艺行业法律实务沙龙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排练厅A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以“守护艺术的温度:法律应对创新与市场实践”为主题,聚焦当前演艺行业面临的热点与前沿法律问题,通过两场精彩的圆桌对话,为艺术创作与市场运营提供了专业支持与智慧保障。
开幕致辞:法律与艺术的十余载同行
活动伊始,华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席、高级合伙人朱小苏律师首先对与会嘉宾和现场观众表示欢迎。他回顾了华诚作为艺术节常年法律顾问的十多年合作历程,指出“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而法律是守护语言正常有序交流的基石”。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节目交易部主任黄艳在致辞中分享了策划本次沙龙的初衷:疫情后演艺行业面临着AI技术带来的版权新问题,以及观众千奇百怪的投诉难题。她表示,希望今天的讨论能为演艺大会的从业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圆桌对话一:演艺行业法律实务痛点——从“盲盒售票”到临时取消演出

第一场圆桌对话由朱小苏律师主持,四位与谈嘉宾分别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办公室主任朱莹莹,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朱夏嬅律师,彩艺云票务副总经理高超,以及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连成杰律师。
盲盒售票:行业实践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办公室主任朱莹莹从创作角度解释了“盲盒售票”的实际情况:“我们希望观众更多地关注演出内容本身,而非仅仅聚焦演员。”

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朱夏嬅律师从消费者角度发表了看法:“只要出票规则明确,盲盒售票可以成为良性的交易方式。关键在于主办方是否采用欺诈性语言或故意制造模糊地带。”
票务平台的挑战与应对

彩艺云票务副总经理高超分享了票务平台的实践经验:“现在购票页主要位置被各种提示公告占据了很大篇幅,作为票务平台,这是我们需要公示的信息文件;但同时作为与消费者的窗口,我们更希望向消费者传递演出的艺术价值。”
法律视角下的权益平衡

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连成杰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我们建议出品方及时公布卡司信息,设置合理的退票渠道,并在变更时尽快告知消费者。”对于临时取消演出引发的赔偿问题,连成杰补充道:“法律上遵循赔偿损失原则,消费者的机酒费用属于项目方的额外赔偿。项目的各方应完善合同条款并及时取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护己方的合法权益。”
圆桌对话二:AI×艺术——“智”造时代的融合与挑战

第二场圆桌对话由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煜律师主持,五位与谈嘉宾分别为:世界知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海派跨界艺术领军人物马晓辉老师,著名策划人、编剧、制作人唐蒙老师,知名编剧、作家张挺老师,以及华诚律师事务所两位高级合伙人张黎明律师和吴月琴律师。
AI作为创作辅助工具的价值与局限

知名编剧张挺分享了对AI的应用体验:“就我个人体验来看,当下 AI 以对话式交互为主,而我的创作需要安静的、沉浸式的环境,这种交互方式会打断创作思路,破坏沉浸式创作的状态。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创作的变革,我也期待AI的技术发展能像电影摄像机,游戏主机一样,带给创作者更广大的未来。”

世界知名二胡演奏家马晓辉则对AI持更加开放的态度:“AI是有限人脑与无数人脑的竞争,对我创作和回忆艺术生涯提供了重要助力。”她现场演绎了融合原创即兴的二胡作品,展示了人类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
AI产业的实践与版权挑战

著名策划人、制作人唐蒙以74岁高龄仍投身AI创业的经历,分享了他的洞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载体,AI将是未来文明的重要载体。”他也坦言AI影视基地建设中面临的版权问题,如横店场景的数据采集可能引发的纠纷
AI生成物的法律保护边界

华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黎明律师结合“猕猴自拍照”等案例,分析了AI生成物的版权问题:“如果AI是辅助工具,人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作品就可以获得版权保护。但完全由机器自主创作的内容,目前难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Deepfake技术的伦理与法律挑战
主持人杨煜律师会前与马晓辉老师沟通后,精心设计了一个彩蛋,运用AI换脸技术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了马老师二胡演奏的经典片段。作为马老师的忠实粉丝,此举无疑是主持人向艺术家表达喜爱和崇敬的创意火花,但其背后隐藏的则是当前热议的Deepfake技术,其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和法律挑战。

对此,华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月琴律师针对换脸、换声技术指出了法律风险:“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声音、肖像构成人格权侵权。如用于虚假广告、诈骗,还将涉及更严重的法律问题。需要在技术创新与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结语:在创新与规范之间寻求平衡





活动中,近百位行业专业观众对讨论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专注投入这一场跨界交流,不时报以热烈掌声致敬嘉宾,或不时附以点头和微笑表示认同。一个多小时的沙龙活动在观众的交流互动和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
随着演艺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不断涌现,法律与艺术的对话正变得愈发频繁而必要。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相伴十余年的法律顾问,华诚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深度参与每一届艺术节的活动筹备与法律保障。本次沙龙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更通过搭建跨界交流平台,展现了华诚在文化演艺领域法律服务的前瞻思考与专业积淀。
从日常的法律咨询到前沿议题的探讨,华诚始终以“艺术守护者”的角色,为行业提供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法律支持。在创新与规范的交汇点上,华诚将继续凭借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与专业洞察,为构建健康有序的艺术创作生态贡献法律智慧。
展望未来,华诚期待与艺术节及所有行业参与者继续携手,在守护艺术本真的同时,共同迎接演艺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我们也期待来年的艺术节沙龙活动中,与您再度相会!
本网站之内容旨在提供有关华诚的一般信息。本网站之内容不得被视为与访问者建立律师-客户关系,也不视为是为任何具体事宜提供法律意见。网站访问者应向律师咨询以获得专业法律意见。 对于任何争议的特定事实和情况,在没有获得恰当的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之前,本所客户和其他网站访问者不能将华诚网站上的任何信息作为采取行动与否的依据。